2015年3月27日,北京朝阳医院心脏中心将邀请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医学院心胸外科Mark Iren Maurice La Meir 教授进行学术交流,届时将有房颤微创手术演示。今天的心律频道将对房颤的微创外科治疗做简单介绍。
微创房颤射频消融术指的是外科医生借助小切口及胸腔镜高科技微创技术,在患者胸部仅作2-4个2-5厘米长的小切口,然后通过这些切口送入消融器械,并经心外膜(即心脏外面)完成肺静脉消融等操作的一种微创手术(Wolf Mini-Maze)。
此手术通常需要2-4小时,使用跟开胸心脏消融手术中一样的消融能量,在跳动的心脏上做出精确有效的消融线,这些消融线会形成疤痕,从而阻断引起房颤的异常电信号的传导。同样,许多外科医生也会切除左心耳。因为不开胸,心脏不停跳也不需要体外循环,术后恢复较开胸外科消融快。平均术后住院时间可缩短到4-7天。
早期的外科微创消融治疗主要适用于阵发性房颤,随着近年来导管消融技术的飞速发展,阵发性房颤更倾向于通过介入方法进行消融。而外科治疗持续性房颤,尤其是复发的持续性房颤患者,可能更有优势。另外,如果存在华发林、阿司匹林等抗凝、抗血小板治疗的禁忌症。既往有血栓栓塞的病史(如中风、一过性脑缺血发作及外周动脉栓塞等)、或者下腔静脉滤器植入的患者,因无法进行导管消融,也可以选择微创外科治疗。虽然同内科导管消融治疗相比,外科治疗创伤略大,但术中可同时施行左心耳切除,从而在根本上消除了因房颤而导致的血栓形成和栓塞风险。另外,对于一些难治性房颤以及一些复发房颤,可以内外科一起进行杂交手术。
北京朝阳医院心脏中心心脏外科已开展了房颤的外科手术治疗,并与医联体医院合作,利用先进的Hybrid导管室,进行内外科杂交手术,能够提高长程持续性房颤的治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