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因为身体素质的原因容易罹患心血管疾病,而秋季干燥的天气更会加重疾病的发生。每天适量补水可以帮助预防这类疾病。那么在秋季,老年人如何正确补水呢?以下将介绍老年人秋季补水的方法,以供大家参考。
老年人秋季喝水的注意事项
早晨起床后喝两杯水
起床后,空腹时先喝两杯水,可以有效补充因生理失水而导致的水分不足,降低血液黏稠度,促进血液循环,加快代谢废物的排出,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泌尿系统结石、尿路感染等疾病的发生都有重要作用。
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
秋季干燥会耗损阴津,导致皮肤干燥和体液大量流失。由于老年人的器官功能减退,体液比中青年人少约15%,老年人的热平衡和抗热能力较差。因此,老年人应主动经常饮水,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以避免生理性缺水和血液浓度增加,从而影响血液循环,易诱发高血压、脑血栓、心肌梗塞等严重疾病。
避免猛喝暴饮
一些老年人在运动或家务劳动后喜欢猛喝暴饮,这种急速饮水的方法会突然增加心脏负担,使血液浓度骤降,导致心跳过快,出现心慌、头晕等症状,心脏病患者更容易发生危险。此外,快速补水会导致水分难以被机体组织正常吸收,不仅不能有效解渴,还会引起大量出汗,导致心律不齐、血压异常。
睡前喝一杯白开水
脑血栓多发生在清晨至上午,与血液黏度增高有一定关系。血液黏度在一天中不断变化,早晨4点至8点最高,逐渐降低,凌晨最低,再回升,早晨再次达到峰值。因此,老年人睡前喝约200毫升水,可以使第二天早晨血液黏度不升反降。医学界普遍认为,晚上喝水可以降低血液黏度,保持血液畅通,预防血栓形成。
老年人秋季喝水的好处
有助于保护肾功能
充足的体液可以降低体内代谢产物的浓度,减少肾脏损伤。老年人经常补水可以避免尿中钙浓度过高,预防肾结石。此外,及时补水可以洗涤泌尿系统感染,起到抗生素作用。
有助于防治消化不良
体内缺水会导致胃液、唾液、胆汁、胰液等消化液分泌不足,影响食物消化吸收,阻碍养分的吸收。科学饮水有助于促进胃肠消化。
有助于防治便秘
老年人便秘常与饮水不足有关。多喝水可以一定程度上预防或缓解便秘。
预防白内障形成
机体缺水会引起眼晶状体蛋白变性,导致晶状体混浊,进而导致视力下降。
抗衰老
体内水平衡失调是衰老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