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累及全身血管】冠心病是负责心肌供血的冠状动脉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造成血管腔狭窄或阻塞,引发心肌缺血或坏死冠心病意味着全身其他血管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动脉粥样硬化。因此,冠心病患者还应同时关注血管健康,对全身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检查十分必要。
颈动脉。颈动脉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常见部位,可导致颈动脉狭窄。表现为头晕、眼前发黑、晕厥等,严重者可发生猝死。颈动脉狭窄与冠心病关系密切,约20%的冠心病患者患有颈动脉狭窄。颈动脉狭窄可以通过B超检测,简便易行。冠心病患者每年应至少复查一次颈动脉超声,如发现明确狭窄,应进行干预。较轻时可服药治疗,严重时进行颈动脉支架或内膜剥脱术治疗,可有效缓解狭窄,改善脑部供血。
下肢动脉。冠心病患者也易出现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粥样斑块导致下肢动脉狭窄时,可表现为双下肢不对称的皮肤温度降低,皮肤颜色改变,足背动脉搏动减弱,血压降低,较长时间行走后出现腿疼,导致跛行等。按照上述症状,患者可自行发现该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可采用药物或介入治疗,与冠心病类似,植入支架后可有效缓解。
肾动脉。肾动脉是影响血压调节的重要组成部分,肾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并引起狭窄时,短期内可引起血压升高,长期狭窄导致肾血流量减小,发生萎缩,最终可导致肾功能衰竭。冠心病患者出现高血压时,应及时到医院排查病因,若证实是肾动脉狭窄引起,应采取适当干预措施,如药物治疗、肾动脉球囊扩张术、肾动脉支架等。这样不仅可治疗高血压,也可避免肾功能进一步损害。
主动脉。主动脉也可能出现动脉粥样硬化,小斑块对机体影响不大,若粥样斑块持续扩大,可能引起高血压,如果进一步侵袭主动脉中膜,可能引起穿透性溃疡,导致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等。虽然这些病发生几率较低,但非常凶险。所以,冠心病患者胸部出现急性撕裂样疼痛时,需要怀疑主动脉夹层,应立即就诊。
表浅动脉如下肢动脉等可经B超检查发现,每年应进行常规检查,借此也可提示其他深部动脉的病变情况;对于其他不易检查的动脉如肾动脉、主动脉等,也应警惕是否有相应症状出现,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相当重要。冠心病患者应进行强化降脂治疗,无论血脂处于什么水平,在没有肝功能障碍等禁忌证的情况下,均应服用他汀类药物;吸烟是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的罪魁祸首,冠心病患者一经确诊,即应戒烟;高血压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并且会导致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甚至血管壁破裂,所以应该严格控制;糖尿病可导致血管慢性炎症,并损害血管内皮。临床上看,糖友几乎都会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所以,冠心病患者也应对血糖严格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