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之一,病情严重者会危及生命。对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治疗原则,大家应该比较熟悉,但对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细节问题,则未必清楚,而这恰恰是治疗成败的关键所在。下面,我们就来谈谈 DKA 治疗过程中易被忽视的几个细节问题。
1. 补液量不足
酮症酸中毒病人往往都有明显脱水,足量补液可以纠正血容量不足,改善组织血液灌注,有助于降低血糖、消除酮体以及胰岛素充分发挥药效。如果在未充分补液的情况下单纯注射胰岛素,随着血糖的下降,水分由细胞外转入细胞内,导致血容量及组织灌注进一步下降,严重者会诱发低血容量性休克或急性肾前性肾功能衰竭。
2. 胰岛素用量不当
胰岛素用量一定要恰到好处。用量不足,则不能有效地控制高血糖及酮症酸中毒,患者病情将持续恶化;用量过大,则会造成血糖下降过快,很容易引起低血糖,并由此诱发严重心血管意外(如心梗、猝死等)及脑水肿。因此,胰岛素治疗一定要讲究个体化,充分考虑到每个病人的具体情况(如体重、胖瘦、是否合并感染等等),而不能刻板地完全拘泥于常规用量或理论计算用量。
3. 不注意补钾
酮症酸中毒时,钾离子随着大量尿的排泄而流失,因此病人往往都缺钾。在治疗过程中,随着大量补液、输注胰岛素及葡萄糖以及酸中毒的纠正,会增加钾的排泄、促进钾由细胞外向细胞内转移,从而进一步加重低血钾,而严重低血钾不仅可以导致软瘫、呼吸肌麻痹,还可导致恶性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室颤等),危及生命。因此,治疗酮症酸中毒,一定要注意补钾。原则上,只要病人没有高血钾而且有尿,就应该补钾。
4. 盲目补碱
酮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患者如果病情较轻,经过充分补液和注射胰岛素,抑制酮体生成、多余的酮体被代谢之后,酸中毒多可自行纠正,通常不需要补碱。此时如果盲目补碱,可引起脑细胞酸中毒,加重组织缺氧,有诱发和加重脑水肿的危险。一般主张,只有当 PH<7.1 时方可缓慢、少量补碱。
5. 忽视对感染等诱因的控制
感染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常见诱因,如果诱因不除,则酮症酸中毒往往难以纠正,而且纠正后也容易病情反复。因此,在诊治 DKA 患者时,一定要注意排查是否存在呼吸道、泌尿道、消化道及皮肤感染,一旦发现要积极治疗。
6. 该补糖时未及时补糖
在 DKA 治疗过程中,当血糖降低至 14 mmol/L(250 mg/dl)左右时,应将生理盐水改为葡萄糖液(注:液体内需加入胰岛素及氯化钾)静滴,而不能自始至终都输盐水。这是因为葡萄糖可以减少脂肪分解产生酮体,维持适当的血糖浓度是消除酮症的必要措施,而这一点常常被临床医生所忽视。对于不能进食者每日必须至少补充 150-200 g 葡萄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