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影响糖尿病患者

442浏览
2016-01-25 10:12:46

糖尿病可引发多种损害全身组织和器官的并发症,也可导致患者出现不良情绪的心理疾病,而不良情绪可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病情,甚至会使患者做出伤害自己,甚至是自杀的情况,因此家属应配合医生帮助患者建立信心。

在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及复发中,情绪因素所起的重要作用是公认的。紧张、激动、压抑、恐惧等不良情绪,会引起某些应激激素的分泌大量增加。这些激素是:脑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神经末梢分泌的去甲肾上腺素、胰岛α-细胞分泌的胰镐血糖素以及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这些激素都是升高血糖的激素,也是与胰岛素对抗的激素,因而引起病情反复,影响了糖尿病患者的康复。

医生发现患者的不良情绪常影响其康复,特别是40岁~50岁的女性患者和60岁~70岁的逻辑性患者,情绪变化幅度大。这可能由于更年期精神紧张或情绪波动引起交感神经兴奋,促使血糖水平升高,病情出现反复。

此外,有的患者对自己的病满不在乎,无所顾忌,我行我素;有的患者则表现为精神萎靡、情绪低落,甚至拒绝治疗;大多数患者的情绪受血糖、尿糖指标所左右,当指标正常或接近正常时,认为完全治愈了,便放松饮食治疗,甚至自己停服降糖药物;当指标急骤上升、症状重现时,情绪又紧张恐惧。这种类型的患者情绪波动很大,不利于病情的控制。

可见,稳定患者的思想情绪,消除不利于糖尿病治疗的因素,帮助患者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对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