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疗服务过程中的乙肝预防

453浏览
2015-09-24 11:47:49

医务人员针刺伤害的预防

医务人员是乙肝感染的高危人群。研究表明,医务人员感染乙肝病毒的机会比普通人高10倍 。因此,医务人员应该优先接种乙肝疫苗。

针刺伤害是医务人员感染乙肝的重要原因。1987年美国有大约12000名医务人员因针刺伤害感染了急性乙肝。在1993年这个数字降低了95%,仅有1450名医务人员被感染。主要原因是在医务人员中推广接种乙肝疫苗。

医务人员如何自我防护

遵守以下三个简单的原则可以显著降低感染乙肝的危险:

1. 戴手套:

穿戴个人防护用具,特别是戴手套可避免接触污染的血液或者体液。虽然手套不能预防深刺伤,但能保护你不接触到病人注射点溢出的血液;当你的皮肤有伤口时,这些血液对你可能是个危险。

2. 恰当处理锐利物:

在工作场所应恰当处理锐利物,使用利器盒存放废弃的针头等锐利物。注意,它们必须密封及防穿刺。不要把使用后的锐利物放在开放的容器或者塑料袋里,否则容器清空时会发生刺伤。

3. 避免回套针帽:

导致针刺伤的首要原因是双手回套针帽,避免这个问题最好的方法是使用可缩进的一次性针头或自毁型注射器。

所有医务人员应接种乙肝疫苗

由于医务人员是乙肝高危人群,在接种第3针疫苗后1-2个月应进行乙肝表面抗体检测。乙肝表面抗体≥10mIU/mL即达到保护水平;如乙肝表面抗体< 10 mIU/mL,应使用普通剂量或高剂量疫苗再次接种3针,并于完成后1-2个月再次检测血液中乙肝表面抗体。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如果两次全程接种仍没有产生保护性抗体,不建议再次接种。

如何预防患者间的乙肝传播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约有两千两百万人因为不安全注射感染乙肝病毒。这个数目是全球新发感染的三分之一! 乙肝病毒可以在体外环境存活7天!要防止乙肝病毒医源性传播,我们需要实施安全注射,遵守无菌技术和安全输血操作,以及安全针灸治疗。

最重要的安全注射原则是实行“一人一针一管”,具体要做到以下四点。

1. 绝不重复使用针头和注射器。

即使针头或者注射器仅用来接入患者的静脉输液袋或者输液器,它们就已经被污染,需要完全废弃。只换针头不换针管也是不安全的,可能导致乙肝和其他血液传播性疾病的传播(例如丙肝和艾滋病)。使用无菌注射器,最好选择自毁式注射器,防止其再次使用。

2. 尽可能使用单剂量瓶,避免使用多剂量药瓶。

使用单剂量药瓶能减少病毒从一个患者传到另一个患者的可能性。如果必须使用多剂量瓶,除非仅供一名患者使用,不能将同一针头或针管多次插入多剂量瓶内。供一名患者使用的多剂量药瓶,需标记患者姓名,存放于远离公共区域的药品储藏室内。

3. 如果针头,注射器包装破损则应丢弃,以避免因重复使用或被污染给患者造成危

害。

任何情况下,若怀疑无菌状态被破坏,宁可谨慎处理,也勿冒险造成患者致命的感染。

4. 遵守无菌操作技术原则。

始终要在指定的无菌区域做药品准备,避免医药器械被污染。若不贯彻感染控制措施,原本相对安全的医疗操作会变成乙肝爆发的根源,例如血液透析,血糖监测和内镜检查术。要确认使用过的器械经过严格消毒,而且尽可能使用一次性器材。

遵循安全输血操作

要对所有的献血员和血液制品进行乙肝病毒检测,并在献血和输血的过程中实施安全注射基本操作和无菌技术;决不能将血袋或者注射器重复用于其他患者。

安全针灸治疗

如果你从事针灸治疗,为保护自己和病人不被乙肝病毒感染,需确保在无菌区内工作,并在器械使用之前覆盖消毒布巾;每次操作前都要洗手,并戴上医用手套。事实上,戴手套的主要作用是保护医生自己。使用一次性针灸器具可以防止乙肝病毒通过针灸治疗进行传播。因此,强烈推荐使用一次性针灸器具。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