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症状常常不在“心”上

440浏览
2015-11-12 09:00:54

心力衰竭症状常常不在“心”上

心力衰竭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6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高达4%至6%,其中慢性心衰患者居多。心衰是心脏的正常功能受到损害,使心脏收缩力减弱或心脏舒张不充分而难以推动正常血液循环的结果,是一种可由多种疾病导致的共同病理状态,临床上最常见的引起心衰的慢性心血管病是高血压、冠心病及糖尿病。

很多慢性心衰患者的早期症状似乎与“心”无关:一般体力活动时,病人即感到疲劳、四肢无力,休息后则能减轻或消除。在进行稍剧烈的活动时,譬如走路稍快些、上楼的速度稍快时则出现呼吸困难需要停下来休息一段时间再继续前进。

预防心衰:这些因素必须注意

心血管疾病患者采用科学的手段自我保护,是预防心衰的关键环节。患者要尽量做到以下几点:

去除基本病因。心衰是由许多不同病因,如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瓣膜异常等引起的一种临床病症,如果对引起心衰的原发病能积极采取治疗措施,则可起到明显预防效果。

预防呼吸道感染。心血管疾病患者或已患心衰但病情稳定的人如果发生呼吸道感染,则非常容易发生心衰或使病情急剧恶化。因此,在眼下感冒流行季节或气候骤变情况下,患者要减少外出,出门应戴口罩并适当增添衣服,还应少去人群密集之处。

掌握好活动量。适当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体力活动对身体有益,但切忌活动过多、过猛,更不能参加较剧烈的活动,以免心衰突然加重。

选择清淡少盐饮食。饮食应少油腻,多蔬菜水果。对于已经出现心衰的病人,一定要控制盐的摄入量。盐摄入过多会加重体液潴留,加重水肿,但也不必完全忌盐。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一定要戒烟、戒酒,保持心态平衡,不能过于兴奋也不能过于伤感,同时还要保证充足的睡眠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