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帕金森病服药误区

459浏览
2015-10-09 11:40:55

  帕金森患者的服药误区

  帕金森病的知晓率比较低,得病后半年到一年后才会有运动症状出现,而目前在治疗用药过程中又存有几个误区,首先这是个老年病,会认为人老了,行动慢一点是正常现象,进而影响了及时就医和用药;二是过度担心药物副作用;三是不按时按量服药,觉得用药麻烦,把一天几次的药一次服用。

  帕金森很多所谓的运动并发症,主要就是因为药物导致的。像左旋多巴,它的半衰期比较短,吃进去以后很快血药浓度就高了,给了一个强的刺激,帕金森患者的症状就改善了。但药物会很快代谢掉,到下一段服药之前,血药浓度又降低了,这样每天三次四次吃药,血药浓度就会忽强忽低,这样就会导致帕金森患者的多动、异动症,因此按时按量的服药非常重要。

  超七成患者不能按时服药

  虽然每天按时服药将直接影响帕金森疾病的控制,并决定患者的生活质量,但在现实生活中,按医嘱每天按时服药却是帕金森病患者头疼的一件事,甚至已经成为一种精神负担。一项由欧洲5个国家参与的研究显示,有超过7成的帕金森病患者不能坚持每天按照规定时间服药。对此王振福主任表示,要求帕金森病患者严格按照医嘱按时服药,确实难度较大。首先服药动作对于有运动障碍的患者来说就是一种挑战。其次超过50%的患者服用至少2种抗帕金森病的药物,并且还会因其他共存疾病而服用多种药物,每种药物每天要服用2—4次,各种药物服用时间还不一样,有些药物睡前和醒后服,有的药物因为有肠胃副反应,需要同饭一起服用,这些都大大增加了患者按时服药的难度。当患者出现自理能力下降时,漏服的情况会更加频繁出现。

  不过随着中国首个一天一次的抗帕金森病治疗药物非麦角类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缓释片的上市,减轻了帕金森患者不少服药负担。陈海波主任表示,一天一次的服药方式会大大增加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早晚期患者每天只要吃一次药,就可以自如从事日常工作。

  帕金森病需长期有效规范治疗

    因帕金森病因不清,没法预测,一旦发病,只会越来越重,没有特别有效的根治方法,但是,常喝绿茶、喝咖啡或可降低得病率。患病后,康复锻炼能减缓疾病症状,锻炼也很简单,每天快步走半小时到一小时。此外打太极拳也能改善帕金森的一些症状。但这些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用药还是最主要的治疗方法。对于用药,王振福主任说,在治疗开始时吃对药非常重要,既要缓解运动症状,让患者拥有自如的生活,可以进行穿衣、走路等日常活动,又要兼顾非运动症状,尤其是易于控制,使患者保持心情愉悦,同时要尽可能延缓运动并发症的发生。所以帕金森患者在早期治疗中要考虑这三点,选择合适的、规范的长期治疗方案。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