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的鉴别诊断

451浏览
2015-10-30 08:55:11

 

帕金森,即帕金森氏病,其又被称为震颤麻痹,是容易在中老年人中出现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表现主要为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和姿势步态异常等;晚期还可以出现抑郁、焦虑、睡眠障碍、便秘等症状。本病当属祖国医学“颤证”、“震颤”、“振掉”等范畴。另外,帕金森也会作用于患者的精神方面,导致患者出现抑郁、焦虑、认知障碍、幻觉、淡漠以及以失眠为代表的睡眠紊乱。帕金森病是老年人中第四位最常见的神经变性疾病,在≥65岁人群中,1%患有此病;在>40岁人群中则为0.4%.本病也可在儿童期或青春期发病。因此大家都想要做好帕金森的诊断工作,那么帕金森病要如何诊断呢?

帕金森病的鉴别诊断

1、脑炎后帕金森综合征

医生表示,通常所说的昏睡性脑炎所致帕金森综合症,已近70年未见报道,因此该脑炎所致脑炎后帕金森综合症也随之消失。近年报道病毒性脑炎患者可有帕金森样症状,但本病有明显感染症状,可伴有颅神经麻痹、肢体瘫痪、抽搐、昏迷等神经系统损害的症征,脑脊液可有细胞数轻~中度增高、蛋白增高、糖减低等。病情缓解后其帕金森样症状随之缓解,可与帕金森病鉴别。

2、肝豆状核变性

帕金森病有肝豆状核变性表现,可见于隐性遗传性疾病、约1/3有家族史,青少年发病、可有肢体肌张力增高、震颤、面具样脸、扭转痉挛等锥体外系症状。具有肝脏损害,角膜K-F环及血清铜蓝蛋白降低等特征性表现。可与帕金森病鉴别。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