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灌肠可治盆腔炎

439浏览
2015-09-18 09:27:02

 

盆腔炎是妇女常见的疾病,也是一种比较难以根治的疾病,多发于经期、产后、人流、上环、剖宫产或妇科手术后、复发性阴道炎症,细菌进入创面感染而得病。主要以小腹或少腹疼痛、坠胀、腰骶痛,或伴发热、白带增多等为主要临床症状。

盆腔炎其病理机制无论外感还是内伤,最终致脏腑虚损、冲任受伤,湿热湿毒壅于胞宫胞络,气血受阻,不通则痛,瘀而为瘕形成本病。故治疗以清热利湿,解毒化瘀为主要治疗原则。

我科从中医理论上着手,治疗上根据不同症型辨证施治,内服外敷,采取中药保留灌肠、中药外敷腹部、理疗等综合疗法治疗急慢性盆腔炎。

灌肠从直肠给药,根据不同的证型辨证施治分别给予清热解毒,化瘀除湿,温经散寒,理气行滞消瘕等法,灌入300-500毫升不等的中药,保留1-5小时左右,一般1天1次,7-10天为一疗程。达到消除病原体,消脓除肿,改善盆腔组织血液循环,增强机体免疫机制,促进粘连组织松解等目的,可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采用灌肠的方法,减少了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对一些不能或不愿口服中药的患者和有胃病的患者,是一种好的用药方法。中药汤剂灌肠可使中药药液直接通过直肠黏膜吸收,一方面经门静脉入肝,再进入血液循环而产生药效作用于全身,避免了中药对胃肠的刺激,又减轻了肝脏的负担;另一方面通过直肠黏膜吸收可以改善盆腔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结缔组织的软化,松解组织粘连,消除局部充血水肿;此外药液温度控制在38~4l℃,相当于药液局部热敷,有利于炎症的消退;以达到清热解毒祛湿、理气止痛、活血化瘀消瘕之目的,使盆腔炎得以康愈,减少了复发率。

盆腔炎可防可治,关键女性要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特别是长时间在办公室工作的女性,不要久坐,要适当加强体育锻炼,保持良好心态。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