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对于“益生菌”这个词的含义并不清晰。随着声称添加益生菌的食品和营养品越来越多,购买决策变得更加困难。
“人们对益生菌的功效、好处以及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存在着一些误解。”麻省总医院全球儿童健康主任医师帕特丽夏·希博德博士长期研究益生菌对老年人和儿童的作用表示。
希博德指出,部分问题在于益生菌的宣传。她表示,没有任何一种食品或营养品中含有可以治愈所有疾病的有益细菌,但制造商却常常这样宣传。例如,某些食品声称可以“促进消化”,这只是在推销概念。
关于益生菌仍然存在许多未解之谜。尽管科学研究不断深入探索,但现有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人体每天需要多少益生菌才能保持健康?益生菌在人体内的作用机制是怎样的?不同种类的益生菌与不同症状之间有何关联?这些问题都尚未得到明确答案。
“人们并不了解这些微小生物与不同的微生物种类相关联。”希博德指出,即使是内科医生在面对这些问题时也无法确定应该给患者开具哪种益生菌的处方。她进一步补充道。
为了帮助消费者区分事实和谣言,下面列出了关于食品和营养品中益生菌的五个常见误区:
误区一:所有含有益生菌的产品都是相同的
“这是绝对错误的。”希博德说。理论上,每种在超市出售的含有益生菌的产品都是独一无二的。有些产品含有单一种类的益生菌,而其他产品则包含多种益生菌。不同的益生菌种类对健康的影响也各不相同。由于这些不同的益生菌对人体产生的效果不同,科学家们很难准确了解每种益生菌的确切益处和作用方式。考虑到益生菌种类多达上百万种,科学家们也无法对所有种类进行研究。“我们需要了解益生菌在预防和治疗某些疾病中的关键特性。”希博德告诉live science。
误区二:益生菌可以替代药物
尽管一些人更倾向于自然疗法,但益生菌并不适合用来替代药物。“我从不建议患者停止药物治疗,转而只服用益生菌。”希博德说。相反,人们应该将益生菌视为治疗过程中的辅助手段或备选方案。她解释道。
误区三:产品标签会显示益生菌数量
并非所有产品都会如此。食品标签通常不会详细说明产品中含有多少有益细菌,而是声称产品中含有“活性细菌”或“活性培养菌”。配料表可能会提供更多关于产品中益生菌的信息,如属群和种名。希博德指出,确实有一些益生菌产品并未标明菌落数量。通常情况下,可靠制造商生产的高质量产品会标明具体数量,但他们只会列出属群、种名和菌落名。然而,一些产品可能会标明“出厂菌落数量”,这并不能保证购买时产品中仍含有相同数量的益生菌。一些产品甚至根本不含有益生菌或含量极低,却标榜自己含有“益生菌”。2013年,消费者实验室网站进行的一项独立调查显示,在19种含有益生菌的产品中,有5种的实际含量低于宣传数量,分别减少了16%至56%。
误区四:大多数酸奶都富含益生菌
“产品是酸奶,并不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