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站的文章中有一篇维生素k的功能和作用,相信看过这篇文章的朋友都知道维生素K是一种有止血功能的维生素 。维生素K可用于防治维生素K缺乏所致的出血。维生素K为甲萘醌类物质,包括存在于绿色植物中的维生素K1、肠道细菌合成及存在于腐败鱼粉中的维生素K2以及人工合成的维生素K3、K4。
当缺乏维生素K时,可导致部分凝血因子合成障碍,影响凝血过程而引起出血,此时给予维生素K可达到止血作用。维生素K2尚有镇痛作用,其镇痛作用机制可能与阿片受体和内源性阿片样物质介导有关。临床上主要用维生素K防治维生素K缺乏所致的出血,如阻塞性黄疽、胆瘘、慢性腹泻、广泛肠切除所致吸收不良患者,早产儿、新生儿低凝血酶原血症,香豆素类或水杨酸类过量以及其他原因所致凝血酶原过低等引起的出血。亦可用于预防长期口服广谱抗生素类药物引起的维生素K缺乏症。所以说,我们首先应该明确,维生素K是一种具有止血功能的维生素。
维生素K的不良反应一般有:
①胃肠道的恶心、呕吐。
②较大剂量可导致新生儿、早产儿溶血性贫血、高胆红素血症及黄疽;对红细胞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患者可诱发急性溶血性贫血。
③可致肝损害,因此肝功能不良患者可改用维生素K1。
用药期间,使用维生素K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①定期测定凝血酶原时间,以调整维生素K的用量及给药次数。
②由于维生素K有过敏反应危险,故不宜与其他维生素制成复合剂。
③肠道吸收不良患者,如采用口服,宜同时给予胆盐,以利吸收。
④用于纠正口服抗凝剂引起的低凝血酶原血症时,应先试用最小有效剂量,过多的维生素K可给以后持续的抗凝治疗带来困难。
⑤孕妇慎用。
但是有一点需要指出,虽然维生素K是一种有止血功能的维生素,但并非所有出血,维生素K均能有效治疗,肝功能损害时,维生素K疗效不明显,如盲目应用大量维生素K,反而加重肝功损害。肝硬化晚期肝病患者出血,使用本品无效。肝素引起的出血倾向及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用维生素K治疗也无效。
本品口服,成人每次2 - 4mg,每日3次。非处方药中限定为复方制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