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青少年营养基础:学龄前儿童的营养需要之维生素

458浏览
2015-08-06 04:54:00

  1. 维生素A

  维生素A对学龄前儿童生长,尤其是对骨骼生长有重要的作用。维生素A缺乏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营养问题,严重威胁着儿童的生存。在我国,仍有相当比例学龄前儿童维生素A亚临床缺乏或水平低于正常值,尤其是农村和边远地区。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建议学龄前儿童维生素A的RNI为500~600μg/d(见下表)。可考虑每周摄入1次含维生素A丰富的动物肝脏,每天摄入一定量蛋黄、牛奶,或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鱼肝油,获得可直接利用的视黄醇,也可每日摄入一定量的深绿色或黄红色蔬菜补充维生素A 原,即胡萝卜素,由于学龄前儿童的咀嚼能力有限,叶菜应切碎,煮软,这种烹调方法,对维生素C的破坏较大,但胡萝卜素的损失相对较低。维生素A的UL值为2000μg/d。

  摘自《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00年

  2.B 族维生素

  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烟酸在保证儿童体内的能量代谢以促进其生长发育方面有重要的作用。这3种B族维生素常协同发挥作用,缺乏症可能混合出现。亚临床维生素B1缺乏影响儿童的食欲、消化功能。《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建议学龄前儿童维生素B1的RNI 为0.7mg/d(见上表)。膳食中维生素B1主要来源于非精制的粮谷类、坚果、鲜豆、瘦肉和动物内脏,发酵生产的酵母制品也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

  维生素B2缺乏引起口角炎、舌炎、唇炎以及湿疹。缺铁性贫血的儿童常伴有维生素B2缺乏。维生素B2主要来源于各种瘦肉、蛋类、奶类,蔬菜水果也含少量。《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建议学龄前儿童维生素B2的RNI为0.7mg/d(见上表)。

  3. 维生素C

  典型的维生素C缺乏症在临床上已不常见,但亚临床缺乏对健康的潜在影响受到特别的关注,如免疫能力降低,以及慢性病的危险增加等。维生素C主要来源于新鲜蔬菜和水果,尤其是鲜枣类、柑橘类水果和有色蔬菜,如柿子椒、油菜、韭菜、白菜、菜花等。鉴于维生素C对免疫功能以及慢性病的预防作用,2000年《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制订的RNI值较过去有所增加,3岁为60mg/d,4~6岁为70mg/d。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