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正处于二十四节气的霜降和立冬两个节气之间,立冬表示冬季的开始,天气进一步转凉,是感冒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儿童由于年龄小,控制力和免疫力都相对较弱,属于易感人群,要特别注意预防感冒。
据了解,感冒可分为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流感),两者的病因不同,在预防的方法上也有一定的区别。
对抗普通感冒 提高免疫力很重要
普通感冒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一年四季都有发生,但是秋冬季节相对发生率较高。秋冬季节,人们待在室内的时间逐渐增多,一方面门窗紧闭,空气流通减少,引起细菌滋生;另一方面,室内外的温差变大,进出容易受凉。
季节转换期间,气温冷热交替,儿童上呼吸道感染是比较常见的疾病,家长要注意给小孩保暖,多喝水,多锻炼,保持空气流通,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在采访的过程中,周医生特别强调了要多锻炼、增强免疫力。由于感冒病毒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充斥于我们日常呼吸的空气中,感冒病毒无法避免。而对于普通感冒,目前治疗没有特效药,很多感冒药只是解除感冒症状,并不能直接消灭病原微生物。因此,强大的免疫系统是我们对抗感冒的“金钟罩、铁布衫”。
对抗流感 可选择接种流感疫苗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它传染性强、传播迅速、发病急,潜伏期为1—3天,危害程度比较大。对抗流感,除了预防普通感冒的方法外,还可以选择接种流感疫苗,降低流感发生的风险。
流感疫苗的接种时间一般安排在每年的9月到11月,建德由于天气转凉较晚,接种时间可以稍微推迟。对六个月至三周岁的儿童,每次接种分两次进行,时间间隔一个月,三周岁至成人则每次接种一次即可。通常接种流感疫苗两周内会产生效果,作用可维持一年。接种后应在接种室观察半小时后方可离开,接种当天为避免针孔发炎,应避免洗澡。同时,要注意保暖,多喝开水,这样有助于感冒症状的减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