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小儿感冒防治 应该注意哪些?

443浏览
2015-12-04 09:57:34

小儿感冒是儿科疾病中常见的一种,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病。平常所说的上呼吸道感染,中医称为“伤风”、“感冒”。引起夏季感冒的内在原因多为天气炎热,抵抗力下降。人体出汗较多,汗腺的分泌消耗很多能量。昼长夜短,闷热天气影响小儿的睡眠和休息,导致睡眠不足。

其实,夏天,小儿食欲减退,主要以清淡食物为主,影响蛋白质的摄取。天气炎热,孩子不愿运动,减少了锻炼时间。

引起夏季感冒的外在原因多为过度贪凉,孩子在户外运动后,用冷水冲头洗澡,纳凉入睡受风寒,在家时,电扇开得过大或空调温度调得很低导致着凉。

季节不同小儿感冒表现的症状也不同,那就应该加以区别,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因此,治疗前必须弄清病因。一般夏天小儿感冒常见三种类型,应根据不同类型和特点加以护理。

疱疹性咽炎:“疱疹性咽炎”是小儿感冒的一种特殊表现,夏秋季节多见。常在托儿所、幼儿园流行。是由一种称为“柯萨基病毒A组”引起的,多数孩子血液中白血球不升高或下降。疱疹性咽炎临床症状有发热、咽痛,在口腔里、软腭上和扁桃腺、悬雍垂上出现小疱疹。孩子往往因为咽痛而流涎、拒食。婴幼儿以日夜哭闹,不能睡眠为特征。一般病程在7天左右。对疱疹性咽炎的治疗,应该用一些抗病毒的药物。如果病情比较重,高烧、不能进食,可以静脉点滴病毒唑之类的药物。病轻者可口服新博林或利巴韦林等抗病毒药物。并且,应对症治疗,如用一些退热药等。中药可以口服抗病毒口服药板蓝根冲剂等。汤药中常用银花、连翘、板蓝根、薄荷、生石膏、竹叶、生地等清热解毒药物。孩子患疱疹性咽炎时,应多饮水有利于降温。吃有营养而且容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牛奶、米粥、果汁等。饮食应少量多次,不要给孩子吃辛辣、甜腻或油炸食品。

咽结膜热:咽结膜热常是由腺病毒引起。临床表现发热、嗓子痛,咽部明显充血、两眼红赤,此种结膜炎分泌物不多。而且还可引起耳前淋巴结肿大,因为发热、咽部红赤、眼结膜红赤,故称为“咽结膜热”。本病多在5-6天内痊愈。治疗咽结膜热的方法与疱疹性咽炎大致相似。根据病情轻重不同,可以静脉点滴或口服抗病毒的药物如新博林、利巴韦林、病毒唑等。若病毒合并细菌感染也可以同时服用抗菌素如阿莫西林、阿奇霉素等。还应该对症处理用退热降温药,并应用一些能抗炎的眼药,如利福平眼药水或红霉素眼药。中药可口服小儿热速清口服液、清热解毒口服药、清开灵口服液均可。汤药应以清热解毒、凉血利咽为主,如用野菊花、大青叶、薄荷、紫草、赤芍、丹皮、黄苓等。护理时应注意多饮水,补充既有营养又易消化的饮食。注意孩子的眼睛护理,每天用干净而柔软的小毛巾蘸温水洗眼2—3次后点眼药。给孩子勤洗手并剪短指甲,不让孩子用脏手揉眼睛。

胃肠型感冒:胃肠型感冒既有发热、头痛、咽痛的感冒症状,又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的胃肠道症状。以病毒感染居多。暑热邪气外束肌表,所以发热、头痛、全身痛。暑热挟湿,侵犯胃肠,导致脾胃消化功能减弱,所以出现呕吐、恶心、腹泻等症状。治疗这种类型的感冒,如果发热不重,可用藿香正气冲剂治疗。病情较重时中医多以清暑解表、和中化湿的办法,一般常用药有:藿香、佩兰、银花、连翘、半夏、白芷、黄芩、陈皮、砂仁之类的药物。西药是根据病情用抗病毒药或抗炎药如阿莫西林等。同时对症处理发热用退热药、呕吐用维生素B6、腹泻用金双歧或思密达。

感冒一般经过治疗大多可以很快治愈,但如果小儿体质较差,染病较重或治疗不及时,也可能发展为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病毒性心肌炎等疾病,因此预防感冒更加重要。感冒要从日常护理做起,首先,家长应尽量少带孩子到人多、空气不好的公共场所。因为公共场所人流量大,细菌繁殖迅速,空气流通不够,孩子容易感染病毒。平时注意不要穿得太厚,遇到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服,因为小儿的衣食不能自己调节,要加强护理,避免着凉。让孩子多喝水,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以及清淡食物,少吃油腻食品,以调节肠胃,保持抵抗力。

多给孩子吃一些清暑的食品,例如:绿豆汤、西瓜汁、冬瓜汤等。尽量少吃油腻甜食,平日以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其次,如果家里有患有感冒的大人,尽量避免与孩子接触,以免传染。感冒后要注意休息,让孩子的所处环境保持透气和通风,减少使用空调、电扇等。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