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3类人远离片仔癀!乱吃可能伤身  

片仔癀被称作“国药名方”,但药效越强禁忌越多。民间流传“有病治病,没病强身”的说法,实则暗藏风险。以下三类人群若随意服用,可能付出惨痛代价。  

这3类人远离片仔癀!乱吃可能伤身  

这3类人远离片仔癀

1.准妈妈碰不得  

福建三甲医院去年接诊过一位孕12周的孕妇,因牙痛私自服用片仔癀胶囊,当晚即出现宫缩出血。药典明确记载麝香成分会引发子宫平滑肌收缩,孕期接触可能改变胎盘血流量。更隐蔽的风险在于牛黄中的胆酸成分,动物实验显示其会影响胚胎神经管发育。曾有患者产后发现胎儿先天性耳道闭锁,追溯发现孕早期曾连续服用含牛黄制剂。  

2.过敏体质慎入  

上海某高校实验室检测发现,片仔癀中至少含有17种可能致敏蛋白。2021年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报告显示,片仔癀引发的荨麻疹病例占中成药过敏案例的8.3%。部分患者出现喉头水肿需要气管切开急救,这类人群往往对海鲜、花粉也存在交叉过敏反应。民间流传的“米粒测试法”(用药物擦拭手腕)并不靠谱,中药成分过敏存在48小时延迟反应特性。  

3.职业运动员禁用  

国家体育总局2023年更新的禁药清单中,天然麝香赫然在列。片仔癀中的麝香酮代谢产物与合成类固醇检测指标存在交叉反应,广州亚运会期间有羽毛球运动员因服用含麝香药膏被取消成绩。更棘手的是,药物半衰期长达72小时,即便停药三天仍可能药检阳性。  

脾胃虚弱者服药后常见水样腹泻,这类人群舌苔多呈白腻状,粪便中可见未消化药渣。急症患者需警惕:片仔癀可能导致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某肝硬化患者拔牙前服用,创口渗血长达12小时未止。服药期间食用麻辣火锅可能引发药物性食道溃疡,江苏曾出现患者因药液黏附食道壁造成黏膜剥脱的案例。  

片仔癀外包装的“OTC”标识让很多人放松警惕,但统计显示超过60%的不良反应发生在自购药品人群中。因此,在考虑使用这款产品的时候,需要注意说明书的内容,确保安全。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