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就是关于肠癌的相关的介绍,大肠癌发病率明显增加,治疗结肠炎,可降低大肠癌的发病率,死亡率,尤其是对于有家族史者,进行结肠镜检查,是大肠癌预防工作的重要方面。希望以上的内容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环境因素
经研究证明,在各种环境因素中,以饮食因素最重要,大肠癌的发病率与食物中的高脂肪消耗量有正相关系。另外,也可能与微量元素缺乏、生活习惯改变有关。
二、遗传因素
国内外均有大肠癌家庭性的报道,大肠癌患者血亲中死于本病者比一般人明显增高。有些大肠腺瘤,如多发性家庭性腺瘤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家族中患病率可达50%,如不治疗,10岁以后均有患大肠癌的可能。近有学者对肿瘤抑制基因与直肠癌发生关系进行研究发现:大肠癌的易感性与发病机制均与遗传因素有关。
三、大肠腺瘤
根据各地的尸检材料研究发现,大肠腺瘤的发病情况与大肠癌颇为一致。有人统计,具有1个腺瘤的病人其大肠癌的发生率比无腺瘤者高5倍,多个腺瘤者比单个腺瘤患者高出1倍。
四、慢性大肠炎症
据报道,直肠癌流行与血吸虫病的流行区域呈正相关系。一般认为,由于血吸虫而导致肠道的炎性改变,其中一部分会发生癌变。肠道的其他慢性炎症也有癌变的可能,如溃疡性结肠炎,约有3%~5%癌变。中医认为大肠癌发病与肠胃虚寒、饮食不节、外邪内侵等有关。
直肠癌易发人群
1. 年龄:随着年龄的增加,各种致病因素对大肠黏膜刺激的时间也随之增长,大多数患者在50岁以后发病;
2. 家族史:如果某人的一级家属,比如说父母,得过结直肠癌的,他在一生中患此病危险性比普通人群要高8倍。大约1/4的新发患者有结直肠癌的家族史。
3. 结肠炎性疾病史:某些结肠疾病如克罗恩病或溃疡性结肠炎可能增加结直肠癌的发病机会。他们结肠癌的危险性是常人的30倍;
4. 大肠息肉史:大部分结直肠癌是从小的癌前病变发展而来,它们被称为息肉。其中绒毛样腺瘤息肉更容易发展成癌,恶变的机会约为25%;管状腺瘤样息肉恶变率为1-5%;
5. 基因背景: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及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等都是由于相应的基因发生突变导致的,这类患者不仅发病几率明显增加,并且发病年龄更小。
直肠癌如何预防
1、首先要有良好的饮食习惯,不要偏爱三高一低(即 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素),少吃烧烤、油炸及高脂油腻食品,多吃粗粮、蔬菜等含纤维素多的食物。
2、要保持大便通畅,粪便中有许多致癌物质,若长期滞留,对大肠癌的发生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3、预防肠道疾病,积极治疗癌前病变,如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便秘 、血吸虫病及肠管内息肉样溃疡性病变。
4、发现大便习惯、次数、性质改变,大便表面附有血液及黏液或脓血,腹部隐痛、便意频繁、进行性贫血 、不明原因的消瘦等蛛丝马迹应及时就诊。
5、高危人群定期普查,如有家族大肠癌史者,有腺癌性息肉、长期慢性结肠炎、40岁以上中老年人出现原因不明的大便异常者。应及时进行大便潜血及 脱落细胞检查,若为阳性就再做电子结肠镜检查。
6、坚持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自我放松,缓解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
7、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预防大肠癌的健康十六字方针去做,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以上就是关于肠癌的相关的介绍,大肠癌发病率明显增加,治疗结肠炎,可降低大肠癌的发病率,死亡率,尤其是对于有家族史者,进行结肠镜检查,是大肠癌预防工作的重要方面。希望以上的内容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