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每年结直肠癌新发病例已超过17万,其中8成结直肠癌患者曾经错把早期病症当做痔疮,贻误最佳治疗时机。本报读者可拨打“肛肠疑难病特色门诊月”专线电话027-88568304报名预约“超导光镜”检查,筛查肛肠疑难病因。
结直肠癌“发飙” 忽视前期症状是主因
结直肠癌的发病率目前已经上升至我国恶性肿瘤的第三位。其中最关键的原因是很多患者对便血、肿物脱出、排便不成形等消化道肿瘤前期症状的忽视,才导致疾病的恶化。
家住汉口的周先生便血一年多,以为是痔疮并没在意。最近周先生感到便血量增多、腹部隐隐作痛,就报名参加了本报肛肠筛查活动,检查结果让他大吃一惊。“探头一进去就基本上确诊了。”专家解释说,“周先生的直肠黏膜上布满了隆起状肿瘤组织,几乎堵塞了肠腔。”经病理检测,还好结果显示是良性。
便血症状不“单纯” 远离肠癌需早诊早查
一直以来,肛肠病的诊断误诊率极高,一旦发现也到了中晚期。究其原因,主要是患者健康意识淡薄。其次,大肠癌从形成到转移发病史长达10年—30年,其中的首要症状便血、肛门疼痛等。专家指出“80%-90%的直肠恶性肿瘤都发生在直肠中下段,在发现可疑症状后,只要做一次专业的指检+肛检,都可以及时发现并确诊”。不过临床上,患者常常抱有侥幸心理,最终错过早发现、早治疗的机会。